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8873.2006.01.007

微囊藻毒素去毒酶转基因模型的构建

引用
根据已克隆的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微囊藻毒素去毒酶cDNA全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方法获得鲢鱼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编码区,将该编码区与绿色荧光蛋白连接,分别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sGST和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IRES2-EGFP-sGST.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sGST转染Hela细胞,60 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基因表达;通过显微注射,将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IRES2-EGFP-sGST注入斑马鱼(Danio rerio)受精卵,获得了转鲢鱼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斑马鱼,从而构建了微囊藻毒素去毒酶转基因模型.上述2种转基因模型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鲢鱼、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等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调控元件、去毒分子机理及研发转基因鲢鱼、鳙鱼、罗非鱼等微囊藻毒素高效生物去毒器奠定了基础.

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微囊藻毒素、转基因模型、调控元件、生物去毒器

25

Q786(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广东省体育局科研项目;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031886;国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

2006-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5-27,3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科学

1008-8873

44-1215/Q

25

2006,25(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