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8873.2006.01.003
巢湖微囊藻和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初步研究
2002年10月进行了巢湖微囊藻和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现象.白天上层水中的微囊藻密度显著高于下层水中,夜晚逐渐下沉使得下层水中的密度相对高于上层水.微囊藻与叶绿素a、水温、溶解氧和pH等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存在较大的差异.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白天在下层水(1.5 m和2.5 m)中的密度较高,夜晚则倾向于在上层水(0 m和0.5 m)中活动.相反,卵形盘肠溞白天在上层水中密度较高,象鼻溞则在11:00和15: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夜晚.汤匙华哲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白天倾向于在下层水中活动,夜晚则逐渐迁移到上层水中.许水蚤在夜晚和凌晨3: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白天.中华窄腹剑水蚤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微囊藻与短尾秀体溞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象鼻溞和卵形盘肠溞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
巢湖、微囊藻、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25
X173(环境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KZCX1-SW-12
2006-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