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8873.2003.01.001

环境激素类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药物类化合物的残留问题

引用
合成有机物在环境中的残留和危害已不仅仅局限于其毒性、富集、致畸和致突变,同时还能干扰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内分泌调节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开始逐渐有了环境方面的条例,限制和控制这类化合物在水及食物链中的含量.现已清楚地知道,部分除草剂和杀虫剂(如阿特拉津、DDT),塑料的添加增塑剂均有内分泌激素活性,从而对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这些化合物不但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在特定的环境中其含量更是非常之高.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例,它们在填埋渗出液中的含量可高达10 g@L~.在我们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时发现,从活性污泥和红树林中富集到的好氧微生物能将这类化合物完全矿化,且反应速度很快.同时也发现,在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时,单一的纯菌不能完全降解这类化合物,而二种或三种组合的纯菌可以在一周内将500mg@L-1的底物完全矿化.我们已分离、鉴定出中间产物,建立起了降解途径.研究的结果证实,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类环境激素是能够在排放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完全矿化的.另一方面,药物类化合物的残留问题也是一个逐渐显现出的环境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环境激素、微生物降解、药类化合物

22

X172(环境生物学)

2003-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科学

1008-8873

44-1215/Q

22

2003,2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