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探讨
文章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及灾后重建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笔者认为,汶川大地震涉及范围有很大差异性:一类是四川最发达的成德绵平原地区,也是我国西部最发达的地区,另一类是我国水能、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有"富饶的贫困"之称的经济发展最落后和居民收入最低的地区.是什么原因造成"富饶的贫困",如何走出"富饶的贫困",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希望解决,但至今仍存在许多棘手问题的挑战.第二类地区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灾后重建应走什么道路?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汶川大地震警示我们,对这类地处江河上游、高山峡谷、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富集的区域,建设和改进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市场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迫在眉睫,否则难以杜绝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但这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与转型国家叠加的社会,需采取我国改革开放所走的"渐进式"道路.
汶川大地震、自然资源管理、灾后重建、水能资源、生态资源、生态特区、工业飞地、能源结构
S12;K87
东亚发展基金2009年资助项目"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与自然资源管理"
2009-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