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固存对植被恢复的动态响应及其碳汇价值
量化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固存对生态修复的动态响应及其碳汇价值转化,为区域生态修复、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地区有机碳变化相关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整合分析方法量化了有机碳固存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树种、恢复阶段、气候、坡度、坡向的动态响应,并采用经济价值理论货币化碳汇价值.结果表明:与农田相比,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61.60%的碳固存,退耕还乔、灌、草分别增加88.20%,55.15%和43.18%.其中,常绿乔木优于落叶乔木,沙棘优于柠条,天然草地优于人工草地.3种植被类型(乔、灌、草)有机碳在不同恢复阶段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8.87%~154.80%,21.59%~98.07%,32.80%~85.65%,恢复后期固碳最佳.气候条件、坡度、坡向对土壤固碳具有显著影响,在降雨量较高(>550 mm)的地区种植乔、灌,而在降雨量低(<450 mm)的地区以草地恢复为主.且阴坡、陡坡植被恢复能够有效增加有机碳含量.综合当前固碳价值以及未来固碳价值潜力,黄土高原0—20 cm,0—100 cm土壤总固碳价值分别为3601.5万元/年,9089.5万元/年.退耕还林深刻改变了黄土高原的土壤碳固存,在植被管理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植被类型、树种、恢复阶段、气候及立地因子的影响,并在碳交易及生态补偿中应将土壤固碳效益考虑在内.
土壤有机碳、生态修复、整合分析、碳汇价值、黄土高原、生态补偿
28
S718.5(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甘宁蒙能源富集区产业同构及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341661042
2021-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