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模型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分异
基于1977年、1990年、2002年、2014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运用GIS和InVEST模型,分析了甘肃白龙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旨在为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 1977-2014年,林地和草地是该流域的主要土地覆被类型,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增率为0.4%,0.36%和3.7%,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的减少率约为0.5%.(2) 1977-2014年,生境质量总体表现出先降低后缓慢增加的趋势.(3)生境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部与文县南部,集聚于自然保护区和林业管护区;生境质量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谷近岸、农耕区、城乡聚落区、裸地和低覆盖草地等,集聚于舟曲-武都段白龙江近岸区及文县和武都交界区、宕昌西北部等.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境保育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生境质量、时空分异、InVEST模型、甘肃白龙江流域
25
X171.1;X826(环境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4127199
2018-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