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典型省际交界区域土地开发适宜评价
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及其用地优化配置为研究背景,选取典型省际交界区域的皖东滁州市,从资源约束、发展引导两大视角,构建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分析及输出显示等功能,形成90×17面板数据,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与逻辑象限模型,完成滁州市域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并提出差别化土地利用分区对策.结果表明:重点开发区域范围涉及市县辖区及周边紧邻镇域,集中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后备开发区域集中于天长市大部、明光市北部、全椒南部等地区,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分布于定远县及凤阳县的平原地区,以及明光市与来安县交界山地丘陵区域;协调开发区域仅是南谯区及周边乡镇,以及定城镇、炉桥镇与六镇镇等区域.
土地开发适宜性、GIS、象限模型、滁州市
20
F301.2(农业经济理论)
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研究"201111010-2
2013-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