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寿城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用地评价
[目的]探究生态安全用地格局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作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寿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建设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MCR模型,借助GIS平台和Fragstats 4.2软件,采用人机交互式遥感图像解译方法获取寿城自然保护区2013年、2017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从景观格局演变、安全格局构建两方面对寿城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结果]寿城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边缘形状趋于复杂;划分了2013年、2017年人类活动的发展核心区、发展过渡区、发展调整区、发展限制区4种人类活动用地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用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优化方案.[结论]人类活动对寿城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变化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用地面积在发展核心区、过渡区、优化区均有增加趋势,在生态功能最强的限制区内有所下降.
生态安全格局、MCR模型、人类活动用地、寿城自然保护区
39
X171;U412.1+4(环境生物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时空格局、过程与效应研究”2015CB452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小班对象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多源遥感更新研究”40771144
2019-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7-222,250,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