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541/2022.2020.206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异味物质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
为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异味物质的时空动态,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对干渠沿线9个样点开展了6种异味物质、藻类群落及理化因子的逐月同步调查;结果显示:二甲基异莰醇含量平均值为(7.431±9.631)ng/L,夏季略超出嗅阈值;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平均值分别为(12.371±12.800)和(11.973±20.643)ng/L,β-紫罗兰酮含量在秋季超标;二甲基三硫醚平均值为(173.014±302.047)ng/L,冬季和春季未检出;土臭素和甲硫醚含量全年全程未超出嗅阈值;6种异味物质的季节差异大于空间差异(P<0.05).RDA冗余分析表明,CODMn与甲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异莰醇与硝态氮显著相关(P<0.05),叶绿素a与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硝态氮、CODMn和叶绿素a是预测异味物质动态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与金藻和假鱼腥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微囊藻对β-紫罗兰酮含量具有13.8%的解释权重,甲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与甲藻细胞密度和藻类总细胞密度具有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异味问题总体上尚不严重,藻类是该水体异味物质的重要贡献者,为防止水质异味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夏秋季藻类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变化.

南水北调中线;饮用水;异味物质;藻类;理化因子

46

Q178.1(水生生物学)

十三五水专项课题2017ZX07108-001

2022-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49-15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生生物学报

1000-3207

42-1230/Q

46

2022,46(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