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应激后黄斑蓝子鱼生理指标变化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
研究报道黄斑蓝子鱼受到短暂(4min)浅水应激后鱼体相关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应激后20、40、60、80min时的恢复情况,以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浅水应激后,该鱼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从应激前的(2.00±0.22) ng/mL达到应激后的(15.12±1.04) ng/mL,之后逐渐恢复到应激前水平;皮质醇和胆固醇浓度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0min达到最大值(7.10±0.38) mmol/L,是应激前(2.15±0.02) mmol/L的约3.5倍(P<0.05)。应激后60min时,脑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应激前的11.54倍(P<0.05)。0.02‰牛磺酸浸泡能够显著降低蓝子鱼应激后的血清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脑HSP70 mRNA表达量(P<0.05)。结果说明,交感神经-嗜铬组织系统可能是黄斑蓝子鱼的急性应激途径之一,鱼体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提高血糖浓度以满足应激时的能量需求,同时通过提高细胞 HSP70的表达水平来增强鱼体的保护作用;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黄斑蓝子鱼、急性应激、肾上腺素、葡萄糖、HSP70、牛磺酸
S965.3(水产养殖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10103913&41276179;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07B0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S2011030005257
2014-0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