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2004 年2 月到2005 年11 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区206 尾鲤(Cyprinus carpio)肠道中检获蠕虫11 种,其中复殖吸虫3 种,线虫5 种,棘头虫2 种,绦虫1 种.总体感染率为45.63%,平均感染丰度为4.23±12.65,平均感染强度为9.29±17.48,其中饭岛盾腹吸虫(Aspidogaster ijimai)的总感染率(25.24%)和平均感染丰度(1.76±6.46)最大,瓣睾鲫吸虫(Carassatrema lamellorchis)的感染强度(25.00±46.68)最大.除部分平均感染丰度较低的线虫如鲤带巾线虫(Cucullanus cyprini)外,其他蠕虫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63,均匀度指数为0.60,对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各季节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波动较大,并无明显变化规律.每尾鲤感染蠕虫种数多在1-4 种之间,所有感染的11 种蠕虫中优势种为饭岛盾腹吸虫;次优势种为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ica)、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瓣睾棘吸虫和鲤长棘吻虫(Rhadinarhynchus cyprini);非优势种为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鲤带巾线虫、鲤杆咽吸虫(Rhabdochona cyprini) 、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 、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 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在种间协调关系方面,鲤杆咽线虫和瓣睾鲫吸虫、鲤长棘吻虫和饭岛盾腹吸虫、对盲囊线虫和木村小棘吻虫、鲤长棘吻虫和木村小棘吻虫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关联.对优势种和次优势种蠕虫中种群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鲤寄生蠕虫各组分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秋、冬季节的感染水平普遍比较高,而到春夏则急剧下降,但中华许氏绦虫无显著季节变化.
鲤、蠕虫、群落、季节动态
36
Q145+.2(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1128;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GQY0209;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SB03001;江西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GJJ1105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49-15
201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8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