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全氟辛酸的人肝脏毒性机制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研究暴露于不同浓度全氟辛酸(PFOA) 72 h的正常人L-02肝细胞内代谢谱的变化.将主成分分析法用于数据分析和生物标志物的初步筛选.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对照组和暴露组均可得到较好区分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筛选鉴定了18种与全氟辛酸毒性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包括肉碱和酰肉碱、核苷及其同源物、氨基酸及其同源物等.在暴露组中,在脂肪酸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肉碱类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显著,其中肉碱含量随剂量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酰肉碱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全氟辛酸可通过诱导胆固醇等脂类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扰乱胆碱类物质的正常合成和代谢.除了变化最显著的胆碱代谢通路之外,全氟辛酸的肝脏毒性还与三羧酸循环、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等多个通路相关.这些结果表明,PFOA在体内经过长时间累积可通过于扰众多的代谢通路从而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
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全氟辛酸、肝脏毒性
30
O658(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408;"百人计划"项目和厦门市科技项目3502Z20112017
2012-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