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023.2021.03.007
不同密度胡桃楸次生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的研究
为探讨林分密度对胡桃楸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以阿什河源头的帽儿山地区不同密度(840、680、480株/hm2)的胡桃楸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枯落物层的厚度和蓄积量,并采用室内浸泡法对枯落物持水量进行测定,采用环刀法对土壤持水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不同密度的胡桃楸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厚度、蓄积量、有效拦蓄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枯落物厚度为3.2~3.9 cm,蓄积量为6.33~ 8.57 t/hm2,有效拦蓄量为4.39~ 10.44 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R2>0.9881),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 >0.9999).在0~ 30 cm土壤深度,不同密度的林分土壤容重均值、非毛管孔隙度和有效持水量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容重变化范围为0.88 ~ 1.06 g/cm3,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持水量范围为117.78 ~230.52 t/hm2.840株/hm2和680株/hm2的林分地表层有效持水量分别显著高于480株/hm2的林分71%和89% (P <0.05).综合不同密度的胡桃楸次生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特性,密度为840株/hm2和680株/hm2的林分蓄水能力较好.
森林水文、持水特性、枯落物、土壤、胡桃楸
37
S715.7(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21-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2-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