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023.2021.03.003
不同火烧程度火烧迹地死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
可燃物是林火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构成林火行为的主体.定量评价不同火烧程度火烧迹地死可燃物载量的影响对于理解火因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恢复了10 a的内蒙古根河林区2009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于2019年6月对研究区展开调查,沿海拔梯度设置9块20 m×20 m标准样地,在每个标准样地中沿对角线设置5个小样方(1 m×1 m),共45个.调查和测定环境因子、林分因子,计算在不同程度火烧迹地内死可燃物载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死可燃物载量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表明:10 a恢复期对火烧迹地可燃物载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重度和轻度火烧迹地中100 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较多,分别为:(1.26±0.20) kg/m2、(1.50±0.10) kg/m2,受火灾后择伐影响,重度火烧迹地,烧死木、站杆大量减少,100 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呈现轻度火烧大于重度火烧;建立死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1h死可燃物载量估测模型为Y1=1.794+0.166X1-0.004X2-0.278X3(R2=0.821);100 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估测模型为Y3=1.950-0.310X3+0.015X5-0.008X6 +0.081X7(R2=0.710),影响因子中火烧程度(相关系数为-0.799)、平均树高(相关系数为0.689)、平均胸径(相关系数为0.474)3个因子相关性最高,拟合了100 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的估测模型,经检验后发现100 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的估测模型精度较为理想.
火烧程度、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环境因子、林分因子、大兴安岭、郁闭度、树高
37
S762.2(森林保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30747
2021-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