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106.2008.02.027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作用机制比较
在不同时期,中国采用不同的货币的数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研究以货币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办法,对自 1992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1998年为分界点进行了分时段比较分折.发现:(1)在1997年底以前,信贷规模与宏脱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而在1998年初以后,信贷规模变动对经济有较强的引导作用.(2)货币供应量M,基本上是经济内生地决定的,其没有起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3)货币供应量M2在1997年底以前是由经济内生决定的变量;而在1998年初以后,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发生了逆转,其对经济有较强的引导作用,起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4)基础货币是其他金融变量的内生变量,其不能成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5)在1997年底以前货币供应量M2和信贷规模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在1998年初后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能导致信贷规模的变化.总体而言,在1997年底以前,信贷规摸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1998年初以后,货币供应量M2是中介目标,同时也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计量经济学、Granger因果关系
23
F821.0(货币)
2008-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