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谁不重要,要像自己
余姚四先贤碑亭,古木掩映中的一处胜景,当地历史上四位文人,选择这里安家.一位是汉代隐士,精神专家,敢把脚架在皇帝肚子上睡觉的严光;一位是明朝中期思想家王守仁,花非花,雾是雾,你非你,我是我;一位是清初学人黄宗羲,经史小学,天文历算,无有不通,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儒;一位是明末遗民兼历史学者,又兼中日文化交流大使朱舜水,在彼岛有衣冠冢,弟子数千人,粉丝几百万.而作为某种承继和呼应,与这些嵌入石头的精神先知之间,隔着烟尘和沧桑,是一个活动的身体.中等个子,偏瘦,不爱说话.秋高日爽之晨,风雨晦冥之夕,常来这里溜达.他相信死人也会开口说话,相信只要有情操和人格力量,哪怕物质的灯盏灭了,也会留下可以感知到的呼吸和体温.对了,溜达这个词或许不够严谨,该用膜拜或崇礼才是.而这个人不用说,就是眼下我们读到的这组诗的作者商略了.
2013-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