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7202.2022.22.001

大黄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减毒研究

引用
目的:探究大黄炮制成熟后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降低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炮制过程中鞣质、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大黄炮制前后的肝毒性变化.结果:生大黄的鞣质、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3.59%、1.96%和1.03%,经过炮制后,熟大黄的鞣质、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0.33%、1.86%和1.27%,鞣质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游离蒽醌含量显著升高.3批大黄炮制前后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10.15μg/mL、216.63μg/mL、248.25μg/mL、1082.12μg/mL、1200.98μg/mL和1189.27μg/mL,与生大黄比较,熟大黄水提物的LC50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生大黄呈现不同程度的肝脏变性(肝脏萎缩、卵黄囊吸收延迟、肝脏细胞肿大及组织空泡化),而相同浓度下的熟大黄给药组,仅在高浓度条件下呈现轻微的肝脏变性.结论:大黄经过炮制后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肝毒性显著降低.

大黄、肝毒性、炮制减毒、斑马鱼、化学成分、蒽醌、鞣质

17

R285.5(中药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

2022-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131-313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世界中医药

1673-7202

11-5529/R

17

2022,17(2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