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202.2022.21.010
电针对乳腺癌小鼠抑瘤作用的时间窗及其免疫学机制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电针干预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明确电针"足三里"抑瘤的最佳干预时间窗,并初步探讨电针抑瘤的免疫学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3组和电针4组.原位接种4T1-luc细胞制备乳腺癌小鼠模型.对各电针组小鼠双侧"足三里"行电针干预(0.1 mA,2/15 Hz,30 min),阳性药组腹腔注射吉西他滨.选取正常组、模型组、电针3组、电针4组和阳性药组进行重复验证实验.采用游标卡尺和活体成像系统评估肿瘤尺寸;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抗肿瘤免疫细胞CD8+T和自然杀伤细胞比例.结果:第16天、19天和22天,阳性药组、电针4组和电针3组小鼠肿瘤尺寸较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且持续至观察结束.电针4组和阳性药组小鼠肿瘤重量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或P<0.01).重复验证实验表明电针4组较电针3组抑瘤作用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电针3组和电针4组均可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8+T和自然杀伤细胞比例,以电针4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成瘤后电针干预的抑瘤效果最好,且电针"足三里"可能通过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减缓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
电针、足三里、乳腺癌、时间窗、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抗肿瘤免疫
17
R245.31+9(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22-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039-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