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202.2022.16.009
龟甲胶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龟甲胶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龟甲胶所含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基因,同时检索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获得与围绝经期失眠症治疗相关的靶基因,借助Venny2.1平台对疾病靶基因与药物作用靶基因取交集,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疾病-靶基因-通路-中药成分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采用R语言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检索及分析得到龟甲胶所含中药的6个活性成分与围绝经期失眠症相关的ASPA、MPO、PPIG、EDN1、GLRA1等21个关键靶基因相互作用.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相关条目共592个,其中生物过程514个,细胞组分49个,分子功能29个.主要涉及茶酚胺代谢、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突触传递,多巴胺能、氨基酸结合、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信号通路,KE 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1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多巴胺能突触、苯丙胺成瘾、cAMP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龟甲胶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效果,这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龟甲胶、围绝经期、失眠、网络药理学、靶点、有效成分、通路、作用机制
17
R282;R259(中药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健研究生创新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2022-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276-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