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202.2018.07.017
詹锐文教授经验方“早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
目的:观察“早肾方”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探究该汤方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肾方”,均持续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肾功能、肾段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Vmin)、阻力指数(RI)、以及血清抗衰老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MA)、基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FPG)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治疗后Vmax、Vmin明显高于治疗前,RI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肾方”更可明显上调血清抗衰老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肾方”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抗衰老蛋白有关.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早肾方、肾功能、血糖水平、血流动力学、血清抗衰老蛋白、作用机制
13
R289.5;R587.2(中药学)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20151137
2018-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29-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