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202.2014.04.003
“通利大肠”对 COPD 模型大鼠肺组织 SP、VIP 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利大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含量的影响,从神经肽角度探讨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熏烟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复制COPD大鼠模型。50只雄性大Wist-ar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分别用治肠药(生大黄)、治肺药(生石膏、苦杏仁、瓜蒌皮)、肺肠同治药(生大黄、生石膏、苦杏仁、瓜蒌皮)灌胃,连续7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中SP、VIP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SP表达较强,而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表达较弱;VIP在正常大鼠支气管上皮表达较强,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弱,各治疗组VIP表达明显增强。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SP在模型组肺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明显降低( 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肺组织SP含量均明显降低,VIP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治肺组相比,肺肠同治组肺组织S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利大肠或治肺基础上增加通利大肠,可调节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神经肽SP、VIP的含量,这可能是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之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神经肽、从肠论治
R256.1;R332(中医内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9CB522704
2014-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09-4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