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龙竹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甘村的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基地,采取5种甜龙竹栽培模式:甜龙竹×核桃(ZH)、甜龙竹×西南桦(CK)、甜龙竹×杉木(ZS)、甜龙竹×古茶树(ZC)和甜龙竹×果树(ZG),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甜龙竹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土层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甜龙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排序为:ZS>ZH>ZG>CK>ZC;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表层土的微生物生物量聚集的最多,能释放出较多的酶;土壤酶活性与有机质、有机碳、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营造和经营甜龙竹林时,选择与杉木共同栽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其中对土壤脂肪酶活性的提高最为明显.
甜龙竹、土壤酶活性、栽培模式、影响因子、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20
R737.33;R687.3;S154.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南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监测经费项目;云南省三区人才项目;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运行经费项目
2022-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