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中的文化阐释性--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文学作品的文化属性不仅来自于作家、作品本身的文化创造过程,也生成于读者、批评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文化阐释行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D·H·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其文化意义蕴含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并深化于作品的文学接受过程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该作品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化误读、审美接受、文化阐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升华的嬗变过程。其中性爱主题研究、原型批评、生态批评从不同层面说明了文学批评过程中的文化阐释行为。
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文学接受、文化阐释
I106
2014-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