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6255.2007.01.015
面对上帝,我们怎么办
@@ 西方文明史中旷日持久的理性与信仰的瓜葛有苏格拉底竖起的丰碑为证.这位被雅典执政者以"拒绝接受城邦的官方神,引进新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处死的年近七旬的殉道者被冠以"雅典的良心"的美名.他的死使他的哲学更令人深思,而他的哲学又使他的死笼罩着一层神奇的光辉.柏拉图的偶像崇拜情结使他对苏格拉底死亡前的描述具有了俄狄浦斯式的悲剧色彩:他把死亡看成了哲学的起点和终点,死亡使他摆脱了沉重的肉身、化为自由精神的飘逸;死亡就是他最大的光荣、是他事业的最伟大的凯歌、是他一生无上的成功.苏格拉底否认自己不敬奉神明,他说他的行动受到他所称的精灵(δαιμων),一个守护神或从幼年起就伴随他的一种声音的影响.这个demon就是所谓的"新神".苏格拉底的神确实存在,虽然它以不同于希腊显性神的形式而以一种形而上学的形式存在.柏拉图将其表述为"理念"(ειδο),一种抽象的宇宙秩序.借苏格拉底之口,柏拉图在《国家篇》里讲述了一个关于厄洛斯死后见闻的神话--这是柏拉图在整篇对话中最长也最细致的神话:为什么它偏偏放在了至关重要的结尾处?此神话本身的寓意是什么?
怎么办
G02;G434;D053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