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旧约》译本中的父子关系:“忠实译本”与“文化适应译本”
反映在圣经中的伦理符码,与儒家关于孝的伦理符码,两者并不矛盾.这是圣经可译为中文的认识论基础.圣经翻译的终极意义在于向读者有效地传达基督宗教的真理,因而受众的社会和价值体系是必须考虑的两大问题.漫长的圣经中文翻译史中形成了两个富有特色的传统,一是“忠实译本”传统,一是“文化适应译本”传统.这两个传统各有胜长,亦各自拥有读者群.后来还有翻译家摄取二者之长,则又产生了介于此二者中间的译本,它大体遵循“文化适应译本”的翻译策略.在诸多中译本中实际上一共有三个传统,它们以七种译本为代表,即马礼逊译本、委办译本、施约瑟译本、和合本、思高本、吕振中译本,以及圣经新译本.无论在圣经文学中,还是在中国的价值系统中,亲子关系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集中地体现于一个“孝”字,而此概念与基督宗教的虔敬观念和十诫学说均密切相关.孝,展开于子女与父母之间,而父亲和母亲在汉语语境中与希伯来语境中的顺序不同,当量有别.孝,造极于父子关系.孝,其反面为不孝.儿子对父亲一方诸事带来羞辱,是为不孝.不孝的极致是儿子对父妾之乱伦.检讨七个中译本中涉及“孝”和“乱伦”的经文之表现,乃是一件意义深远的研究工作.它不仅涉及入类精神史展开之诸维度,还涉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演变、翻译策略的制定、译文风格的形成等领域.
《旧约》、父子关系、伦理符码、翻译传统
H03;B82
2016-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