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差异研究
为了探讨Parkinson病(PD)小鼠相关脑区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性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用GSA I-B4-HRP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黑质致密部(SNc)、尾壳核(CPu)、腹侧被盖区(VTA)和额叶联合皮层(FrA)四个部位中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行了观察;同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SNc和VTA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Pu和FrA内TH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SNe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cPu中TH蛋白的含量在MPTP腹腔注射后1 d即大幅度降低(降幅约为68%);在MPTP腹腔注射后3 d起SNc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最和CPu中TH蛋白的含量逐步增加;小胶质细胞在MPTP腹腔注射后1~3 d的反应明显,然后逐渐减弱.VTA中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FrA中TH蛋白的含量在MPTP腹腔注射后降幅不明显(降幅约在15%),小胶质细胞在MPTP腹腔注射后1 d的反应较为明显,其它时段的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PD模型小鼠SNc和CPu中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明显强于VTA和FrA区,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在SNc中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Parkinson病、MPTP、多巴胺能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小鼠
25
R3(基础医学)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指导性计划06KJD310148
200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2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