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547.2000.03.017
参与阿片奖赏效应的脑区及其纤维投射探讨
@@ 阿片类物质引起的奖赏效应是导致阿片成瘾的直接原因。哪些脑区参与阿片奖赏效应的形成、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神经联系,阿片奖赏效应产生的始动位点何在?为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人们作了大量研究,特别是伏核、中脑被盖区、额叶内侧皮层、脚桥被盖核、海马、下丘脑、腹侧苍白球和广义的杏仁核等更为研究者们所关注。现就有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
伏核是成瘾性药物奖赏效应的共用结构,位于尾壳核吻侧下方,视神经管顶部。过去认为它是一个单一的结构,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它可以分成壳部(shell),核部(core)及吻侧柱(rostral pole)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中壳部属于边缘系统,是参与多种成瘾性药物奖赏效应的部分;核部则是纹状体感觉运动系统的延伸;而吻侧柱是壳部和核部的移行部位[1]。伏核的不同部分有着各自不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总的来说,除了源于中脑被盖区的多巴胺(DA)能投射(主要终止于壳部)外,伏核还接受杏仁核、额叶内侧皮层、海马、颞叶皮层及大部分丘脑核团的传入投射。伏核兴奋性传入主要为源于杏仁核及海马的谷氨酸能投射,抑制性传入包括GABA能、胆碱能及脑啡肽能投射[2]。
阿片类物质、奖赏效应、脑区、伏核、杏仁核、中脑被盖、传入投射、颞叶皮层、海马、成瘾性、腹侧苍白球、运动系统、药物、视神经管、神经联系、丘脑核团、脑啡肽能、结构、谷氨酸能、额叶
16
R74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