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学习效应还是自选择效应
文章使用2001~2014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计量方法(PSM-DID)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渐进式投资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均强于跨越式投资;文化距离近比距离远的投资具有更强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投资于发达东道国的自选择效应较弱,而学习效应则较强;贸易型投资的自选择效应显著大于研发型和生产型投资,而研发型投资的学习效应则显著大于生产型和贸易型投资;国有上市公司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均较强,但学习效应的持续性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弱.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文化距离、东道国发达程度、投资目的和产权性质均影响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因此我国企业在决定是否、何时以及如何“走出去”之前,首先需要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最大限度规避国际化可能带来的“生产率悖论”.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率、学习效应、自选择效应、上市公司
2018-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