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488-6364.2001.02.006
叶利钦时代:经济的崩溃、教训与现状
@@ 俄罗斯经济改革10年来奉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战略,放弃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实际经济部门严重萎缩,而金融投机市场空前繁荣,外汇市场极度动荡,为弥补政府预算赤字短期国债市场急剧膨胀,在外国短期流动资本的参与之下,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泡沫,随着外资的撤离,经济泡沫破灭,于1998年夏秋爆发了经济改革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1998年GDP减少近5%,工业下降了5.2%,农业下降了12.3%,固定资产投资减少6.7%,出口减少16.4%,进口减少19.1%,卢布贬值346.5%.直到1999年初,俄罗斯才开始意识到1998年8月17日事件后果的深刻性和长期性,金融崩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罗斯下一代的命运.这场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八年来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达到宏观经济稳定的几个重要目标,但没有制定防范和化解类似危机的保险措施."8.17"标志着俄罗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计划经济向有效的市场经济过渡并在现代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希望彻底破灭.90年代初选择的过渡模式没能在短期内完成社会经济的转型.
叶利钦时代、经济改革、俄罗斯、市场经济、经济泡沫、政府预算赤字、金融危机、宏观经济稳定、宏观经济调控、固定资产投资、短期流动资本、短期国债市场、外汇市场、社会经济、泡沫破灭、经济政策、经济体系、经济部门、金融投机、计划经济
F74;F5
2007-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