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与模式——基于25种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偏误条目数据的分析
本文以25种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528条典型汉语语音偏误条目数据为对象,从多个方面对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与模式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从所有偏误条目的数量来看,声调的偏误比例远高于声母和韵母;跨母语背景下最容易发生偏误的前5种语音或特征是:舌尖后声母r,舌尖后声母zh、ch、sh,舌尖元音(-ι、-ι),复韵母,鼻音韵尾-n/-ng;最不容易发生偏误的语音只有1个,是声母m;在跨母语背景上声调发生偏误的普遍性是:第一声>第三声>第二声>第四声.从偏误语音的趋势来看,汉语单元音的总体偏误指向是高化和前化;单字调的总体偏误倾向是:在调域上趋向于不高不低的中调域,在调型上趋向于曲拱程度降低.对偏误特征进行分析,可以通过特有型偏误和偏误特征的组合模式来判定学习者的母语背景.
汉语语音偏误、统计分析、跨母语背景、语音偏误频率、语音偏误趋势、特有型偏误
33
TP391;H1;TN9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科研项目
2019-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41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