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完成体与完整体功能的量化分析及其理论意义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完成体与完整体是一种语法意义和语篇功能的区分,量化研究的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水浒传》和王朔两部小说部分语料的统计发现,句尾“了”以完成体为主,词尾“了”以完整体为主;历时方面,句尾“了”的完成体功能更加突显,词尾“了”完整体的独立叙述用法明显增加,体现了句尾“了”和词尾“了”功能的分化趋势.本文认为词尾“了”经由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发展出完整体用法,不同于已有研究广泛认可的从完成体的报道新情况用法发展为完整体的路径,体现了完整体语法化路径的多样性.论文建立了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与完整体用法的连续统,确立了判断这两 种用法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顺序.完整体自身的发展存在一个从连续叙述到独立叙述的发展过程,并在句法上体现为词尾“了”所在小句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是还没有发展成为过去时用法,仍然体现了完整体语法化过程的一致性.
词尾“了”、句尾“了”、完成体、完整体、量化分析
31
H146.2;D267;F27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15XNL028
2017-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32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