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早期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以“上、下”两组趋向动词为例
本文对一名1;2—3;7普通话儿童“上、下”两组共六个趋向动词的习得情况作了详尽的追踪考察,包括它们习得的时间序列、产出频率、语义发展规律等,我们发现儿童趋向动词习得在认知发展上反映出“路径→结果→时间”的隐喻投射;在语义发展上,基本上演绎了汉语历时发展上“空间→路径→结果→状态→时间”实义虚化的过程;在语法发展上,体现出“词汇范畴→词汇→语法范畴→语法范畴”的转变。总的看来,儿童的语义一语法发展跟他们的认知发展基本一致,不过语用频率因素可能压倒认知原则从而使某些词义习得违背一般的习得序列,但我们认为这些词义的语用频率之所以高,归根到底还是认知语义决定的。我们的研究支持基于认知功能的语言习得观。
趋向动词、语言习得、认知、语用
H319(英语)
201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2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