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门文学看希里斯·米勒的"危机"论
从经济全球化的维度来说,一些国际性的港口城市自然要比内陆城市在重商主义的行动和效用至上的感知上领先得多.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艺术及写作人在澳门的地位至少是清醒的.文学本身的特性注定与澳门的实际效用至上理念是"不合作"的,"文学危机论"就澳门而言倒可以说是由来以久.希里斯·米勒的深切忧虑实际上是指向与文学相关的职业.厘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清这种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危机论",实际上是对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的西方文学传统职业意识的解构,因为就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而言,明晰的文学职业意识是根本不存在的."文学危机论"一词对于作家而言,其涵义则更应该是"文学信仰的危机".
澳门文学、文学危机论、文学职业
I206
2011-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