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与上海舆论空间的转换——兼论报界大王史量才的归宿
传播媒介与社会建构互相印证,报刊事业的发展受制于社会语境变迁的影响.城市区域既是市民生活的空间,也是近代文化的载体.沪上报刊传媒不仅渗透了政治意识形态,也反映了租界背后中西文化融通的动态.受益于租界治外法权的《申报》创刊于上海,作为传播媒介存在的《申报》极具地方意识、全国视野及世界目光的报道面,刊载并呈现了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场域,同时,上海殖民化的都市氛围亦为该城市中国报业的商业化经营提供了生存的基础.作为达上下、通中外的传播媒介,报刊在知识分子的职业化身份认同中扮演了社会化的角色,报人逐渐作为特定的社会职业而现世.区别于将报刊作为政治牟利工具的悲剧局面,言论独立成为近代传媒的政治愿景.以"史家办报"立命的史量才,终其一生为《申报》刊行而努力,同时其个人社会生活亦同《申报》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其在经营《申报》后将该报注重政治方面的社论转向政治新闻.史量才对《申报》职业化道路的抉择成为其新闻救国、言论救国的表征,亦是《申报》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同时彰显了海派舆论场域的渤澥桑田.
《申报》;史量才;上海舆论
G206.2;I209;TN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22-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