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1185.2016.03.030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技艺交流和丝绸盐茶贸易(上)
公元前三世纪前,印度孔雀王朝大臣憍胝厘耶所著《治国安邦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憍奢耶(kau§eya)和产生在支那(cina)的成捆的丝”[1].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支那成捆的丝,即中国成捆的丝.说明公元前三世纪前,即战国时期中国丝已输入印度.其时,还没有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极可能是从蜀地经今云南腾冲一带出口到缅甸,再贩运至印度的.这条民间商道,古称“蜀·身毒道”,现代人称“南方丝绸之路”.其时,没有先进交通工具和先进交通设施,我国西南一带,群山万壑,路途艰险,民间商人只能采取各种灵活方式,一段一段地将丝绸等商品贩运至边境,然后卖到国外.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技艺、交流、印度、中国、战国时期、民间、灵活方式、交通设施、交通工具、贩运、现代人、治国、云南、西南、腾冲、蜀地、输入
44
TV2;TQ4
2016-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