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05/j.1007-1334.2019.12.00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胰腺癌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与功能变异研究
目的 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胰腺癌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肠道菌群与胰腺癌发病的关联,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1例胰腺癌湿热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例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员的粪便样本,提取DNA,建库,经Illumina HiSeq PE150平台实施高通量测序,获得样本的生物学信息,对组间样本进行物种注释分析比较及功能注释分析比较.结果 ①经去冗余后,得到328 787条线粒体开放阅读框(ORFs);两组共有基因为137 849个,观察组独有基因为114 439个,对照组独有基因为60 473个.②在门水平及属水平上,两组间的物种丰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观察组菌群丰度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的丰度高于对照组,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念珠菌门(Candidatus)、衣原体门(Chlamydiae)的丰度低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观察组菌群丰度中艾克曼菌(Akkermansia)、柯林斯氏菌(Collinsella)、链球菌(Streptococcus)、沃氏嗜胆菌(Bilophila)的丰度高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普氏菌(Prevotella)、拟杆菌(Bacteroides)、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梭状杆菌(Clostridium)、罗斯氏菌(Roseburia)的丰度低于对照组.③基于距离矩阵的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两组样本的菌群组成结构差异明显.④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及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新陈代谢、环境信息处理、细胞加工相关通路上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功能丰度分布可以明显区分开.结论 相较于正常人,胰腺癌湿热证患者体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及功能变异,故监测肠道菌群变化可为临床防治胰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高通量测序技术、胰腺癌、湿热证、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多样性、基因功能
53
Q93-331;R978.1;Q3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委引导项目;杏林新星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级项目
2020-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