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远期疗效观察

引用
目的 观察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对颈性眩晕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颈性眩晕患者,运用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配合自我功法练功方案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和第52周观察眩晕残障程度(DHI)、颈椎活动度(CROM)以及颈性眩晕、颈痛(NRS)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本研究共29例病例完成试验.经1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前后比较,DHI功能、情绪、生理和总积分,以及NRS颈性眩晕、颈痛积分均明显减少(P <0.001);治疗后(4周)至52周各观察时点之间上述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P <0.001),治疗后与第52周颈椎各方向活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不仅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并且可以保持长期疗效的稳定.

眩晕、颈椎病、筋出槽,骨错缝、推拿手法、功法

48

R681.5+5;R255.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项目1005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14、81001528;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041;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09dZ1973800、09411953400;上海高校“中医脊柱病损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09-26;上海市科委“西部开发”项目10495801100;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2010Y131;上海卫生局中医药科研专项2010QL012B、2010L027A

2014-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1-5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上海中医药杂志

1007-1334

31-1276/R

48

2014,48(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