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对颈性眩晕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颈性眩晕患者,运用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配合自我功法练功方案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和第52周观察眩晕残障程度(DHI)、颈椎活动度(CROM)以及颈性眩晕、颈痛(NRS)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本研究共29例病例完成试验.经1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前后比较,DHI功能、情绪、生理和总积分,以及NRS颈性眩晕、颈痛积分均明显减少(P <0.001);治疗后(4周)至52周各观察时点之间上述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P <0.001),治疗后与第52周颈椎各方向活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不仅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并且可以保持长期疗效的稳定.
眩晕、颈椎病、筋出槽,骨错缝、推拿手法、功法
48
R681.5+5;R255.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项目1005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14、81001528;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041;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09dZ1973800、09411953400;上海高校“中医脊柱病损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09-26;上海市科委“西部开发”项目10495801100;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2010Y131;上海卫生局中医药科研专项2010QL012B、2010L027A
2014-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