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1533.2017.14.010
火针治疗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的疗效
目的: 评价火针治疗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温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10次.采用临床症候评价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进行评定,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BA)和左、右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临床症候积分分别为(18.44±4.68)分和(16.94±4.67)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在第2次治疗前分别为(11.78±3.64)分和(13.34±3.9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疗程结束后,分别为(7.34±2.81)分和(9.58±3.8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1,P=0.01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症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左VA、右VA、BA的收缩期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与温针均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但火针治疗明显优于温针.
颈性眩晕、针灸、血流动力学
38
R657.1(外科学各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科技项目PW2015C-16
2017-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