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与道德——论马克思道德学说对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超越
本文从滕尼斯对马克思的误读出发,在德国历史主义取向的共同体传统视域中考察了共产主义的道德意涵.总体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在起点上同历史主义路向的德国共同体传统具有很强的亲和性,也是为了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但与后者的进路判然有别,并最终在道德问题上超越了后者.德国共同体传统批判启蒙理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制度设计,试图通过文化途径重建共同体精神.他们试图牺牲适度的政治经济“平等”来为道德意义上带有“等级性”的“良知自由”开辟空间,从而保全人的整全个性.这种文化取向没能给政治经济结构以合理的位置,始终无法跳出“在用社会力量塑造的社会中恢复共同体”的循环怪圈.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指出这个怪圈的症结所在,试图从根本上推翻导致这个怪圈的政治经济结构,从而达到彻底解放人的个性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在真正的政治经济平等的基础上,为道德自由开辟新的空间,这样既能消除人的等级差别,又能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从而超越了德国共同体传统,把共同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共产主义、共同体、异化、道德
33
F1;A81;B248.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8-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5页
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