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救国之路的一种探索,”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已是不争的事实,就连梁漱溟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诚然错了.”(梁漱溟,1993:428)但是,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对梁漱溟的兴趣的恢复,以及我们由此想起的他当年的固执与一意孤行,却不容我们对这场运动和梁先生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弃如敝屣.”乡村建设运动”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更无不促使人们重读梁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倒是梁先生在上述那篇回忆文章中的另外一句话,更值得回味:”然而所见仍然没有错,只不过是说出来太早了.--失之于太早.”诚然,与乡村建设截然对立的革命路线获得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无法得到的成功,也使他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哪怕在中国革命成功了30年后,在梁漱溟亲眼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之后,他仍然坚持说自己的所见并没有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答案是,梁先生当年所看到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从而使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方案仍然是有意义的.
梁漱溟、礼俗、乡村建设运动、中国社会、乡村建设理论、文化问题、农村、革命、知识界、兴趣、路线、救国
G2(信息与知识传播)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