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8026.2020.03.018
文学如何讲述“革命”——“后革命”语境中的“革命”叙事
德里达在《全球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对历史的否认》一文中,用“后革命”的概念来描述全球资本主义形势下,第三世界所处的一种状态.在他看来,学界比较流行的“后殖民”的说法是对当前权力结构的妥协,而用“后革命”替代“后殖民”来描述这种形势会更为贴切.因为“对作为历史现象的后殖民性的直接反应是革命,而当今后殖民主义回避选择革命,更倾向于去适应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在这样的理解和认知中,德里达继而总结了“后革命”时期的一些基本的时代特征.包括:逃避和否认革命的激进意义,对文化蜂拥而上;与当代的权力布局构成某种同谋关系,从而规避处理结构化权力变动的必要;将地方性、身份认同等差异性概念重新组织进宏大叙事,从而改写并中和这种差异性;阶级、性别、种族等多种话语之间构成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妥协,既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的复杂关系,等等.
后革命
I206.7;G122;D663.2
2020-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2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