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悟性
从1980年代走过来的人,应该都对那个时期文学批评的活跃和繁荣记忆犹新.谁也无法否认文学批评在上世纪那场文学复苏运动中的作用.作家、批评家与文学期刊,是文学复兴的三大必要元素.
记得第一次读到王晓明评张贤亮小说的批评文字《所罗门的瓶子》,被震撼到的感觉与读一部文学原著的情形类似,文章不仅分析了张贤亮这代作家历经磨难的社会背景,精确把握其思想脉络,更是以一个批评家的敏锐,洞察到写作者与现实的基督山情结,力图打捞起灵魂深井清浊难辨的精神之水;同样的,八九十年代相交,吴亮的一篇《马原的叙述圈套》,也给文学界和阅读者带来超乎寻常的冲击.
批评家
I206.6;I06;I106.4 I207.42
2014-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