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渔父
一
"渔父"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流传甚久,流布甚广.然而,正如有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有一个渔父就有一种生命襟怀,同异不绝形成了文化的变奏曲.
在《庄子》里,渔父怼孔子假以外求,不谙大道,不懂"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必然身受其累;圣人则"法天贵真",弃绝俗谛.在《楚辞》里,渔父怼屈原太过拘泥,不懂"与世推移",不会顺时应变.这两个形象都强调对俗世的解脱,不过实现的方式有别,各走极端,一者主张假以内求超然物外,一者主张和光同尘随波逐流.无论受众认同还是不认同,渔父这个身份仿佛具有某种精神的清辉,出乎世俗,臻为化境.
2021-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