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踪何地堪相托
在屈指可数的五四女作家中,凌叔华创作数量相对较少,1947年后又移居英伦, 长期淡出读者视线.她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固然与其鲜明的创作风格有关,例如夏志清先生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就认为"她的成就高于冰心",因为凌叔华"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观察在一个过渡时期中中国妇女的挫折与悲惨遭遇,她却是不亚于任何作家的". 不能否认的是,鲁迅当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二集》"导言"中对凌氏的创作推介举足轻重、影响至今:"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 敢言不同, 大抵很谨慎的, 适可而止地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 即使间有出轨之作, 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 终于也回复了她的古道了. 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川岛、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学者陈学勇先生甚至认为鲁迅当年 "不计同陈西滢一场恶战的前夕,仍选录了凌淑华的《绣枕》并在导言中予以美言. 是鲁迅的话说得精到深刻,也因为是鲁迅说的,今日学者论及凌淑华,每每引证而据以阐述,这多少也为凌淑华进入文学史册顺畅了道路. "
2019-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