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的陷落
@@ 上篇 从比较到评判:不平等的"语言接触"
十九世纪末以迄于今,中国知识界连续发起了关于语言文字的多次大讨论,从清末维新派的汉语注音方案、裘廷梁倡议"崇白话而废文言"到民国初年关于读音统一和注音字母的争论,从《民报》主编章太炎和《新世纪》主编吴稚晖关于是否"废除汉文采用万国新语"的争论到"五四"文学革命,从白话《圣经》的出版、《尝试集》和《狂人日记》的发表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激进的批评家激烈攻击"五四"白话文,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文言复兴运动"到"大众语"和"新文字"的提倡以及"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的竞争,从四十年代初"民族形式"的讨论到延安整风运动中关于文风的特别强调直至所谓"毛语"、"毛文体"的诞生与流行,从"赵树理方向"的确立到五十年代"新诗格律"的再一次争论,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反复争夺战(改"国文课"为"国语课"、是否"读经"以及白话文范文的选择)到文学翻译的"顺与不顺"、"意译"、"直译"、"硬译"和学术上专门术语的翻译问题、新名词引进问题、欧化语法问题以及文学创作中作家个人的文体追求,这些从来不曾中断的围绕语言问题的激烈争论,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来自语言也归于语言的困惑与反思,几乎动员了大多数关心现代中国文化的知识分子.
2008-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