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还是从宽?
@@ 上世纪末,新锐作家余杰在其名文《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中,对另一位走红作家余秋雨的道德品质提出质疑:原因是此余在"文革"中曾投身"四人帮"在上海的写作班子"石一歌",写出大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恶劣文字";而到重新获得话语权的今天,却对自己这段并不干净的历史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只兴高采烈地从"苦旅"到"山居",从"山居"到"长河"地"文化"、"笔记"与"霜冷"!对此,彼余道,"一个不忏悔的人,一个缺乏起码良知的人,一个履历中充满肮脏的记录的人,一个在遗忘中再次犯罪的人,却奇迹般成为一代青年的'偶像',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文化的学者,成为年轻人的'人生导师'--他在文章中教育大家要有理想、有良心,要做善良的人、真诚的人",这难道不是笑话么?于是在文章中直斥余秋雨为"'文革'余孽"与"文化流氓".此论一出,文坛争论不断,争论的焦点是:对待文人(指人文类学者和作家)的道德品质,我们的判断尺度应当从严,还是从宽?
2008-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