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硝化型生物絮凝系统过程中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对水质与生长的影响
在室内构建硝化型生物絮凝系统过程中不用药、添加益生菌和零换水条件下,采用300、600、900尾/m3 3种养殖密度,通过90 d海水养殖试验,探索了密度对该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与水质的影响以及养殖的合适密度.结果 表明:在构建硝化型生物絮凝系统过程中,随密度增加水质逐步下降,如BFT900组的DO由8.21 mg/L降至3.34 mg/L,pH由8.24降至6.75,TAN由0.08 mg/L升至1.64 mg/L,N02--N由0.10 mg/L升至10.80 mg/L,N03--N由0.54 mg/L升至153.70 mg/L,上述各组指标差异显著(P<0.05),硝化型生物絮凝系统转化成功后,各组水质指标均处于对虾生长合适范围;存活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BFT300、BFT600和BFT900这3个处理组存活率分别为84.59% ±8.83%、74.26%±6.66%和54.95% ±4.23%,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养殖结束时,对虾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BFT300组的对虾平均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高于BFT600和BFT900组(P<0.05);养殖产量BFT600组最高,为(5.45±0.48)kg/m3,与BFT90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BFT300组产量[(4.08±0.63) kg/m3];饵料系数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其中BFT300和BFT60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BFT900组的饵料系数(1.82±0.62,P<0.05).据养殖综合效果和生产效益,构建硝化型生物絮凝系统过程中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可据自身条件,养殖密度可参考300~600尾/m3确定.
养殖密度、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凝系统、水质指标、生长性能
28
S912;S966.1(水产基础科学)
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4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