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楼前谁徘徊
一韶山匆匆花明楼
没想到,刘少奇的花明楼故居与毛泽东的韶山故居,相距这么近,离开湘潭的韶山冲,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走进了宁乡的炭子冲.
前往湖南,先后走进韶山与花明楼,是在写完《狂飙八月红》之后的第三天.人还没有从一九六六年的回望中走出来,车穿行于蜿蜒起伏的丘陵之间,脑子里仍闪回狂飙八月的场景,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造反有理"、"炮打司令部"口号声的余响……
十一月中旬本应是在惬意的暖日下欣赏满山红叶的最佳时节,可是,南方的这一个初冬,寒冷来得格外早,我们踏访者,只能在寒意难耐中匆匆而行.
近年红色旅游颇为盛行,各地故居、景点开发思路基本相同,韶山与花明楼也不例外.规模与气派虽有大小之分,但设计格局颇为一致:雕像耸立于广场中央,配以新建纪念馆,故居老宅修葺一新……不同的是,花明楼没有韶山的人头攒动与喧哗,转眼间从韶山走进这里,一下子感到空旷,当然,也安静许多.对于踏寒意而来的寻访者,此种空与静的氛围,与心中的历史感触却更为贴切.
2013-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