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普法的逻辑展开——基于30年普法活动的反思与展望

引用
1986年至今的30年普法活动在遵循“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总体原则下沿着渐进、层递的路径逐渐深入并成为常态,但仍存在普法之“体”不足和普法之“道”乏力的困境.普法之“体”不足表现为,民主立法不足致使所普之法缺乏民意基础,司法不公对普法的致命消解以及执法者不守法严重败坏法律形象.普法之“道”乏力体现为,普法流于形式、被动普法及普法中“供体”与“受体”缺乏互动.面对已然拉开帷幕的“七五”法治宣传,应在科学定位普法地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着力改善普法之“体”,以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破除普法形式主义、加大对重点对象的普法力度以及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等方式优化普法之“道”,通过普法之“体”的改善和普法之“道”的优化推动普法的良善发展.

普法之“体”、普法之“道”、法制宣传、法治宣传、大普法格局

D903;D902(法的理论(法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003

2017-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04-21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社会科学战线

0257-0246

22-1002/C

2017,(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