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的秩序观及其当代启示
@@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起点.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没有”仁爱”,礼乐等外在的制度都将失去根本精神而变成一个空壳子.孟子将这种”仁爱”思想内化为一种人性,提出了人皆有”四端”之心的说法,并认为这种”四端”之心,就是人禽之间几稀差别之所在.相对于孔子而言,孟子还从”仁爱”之心出发,建构了一套爱的秩序观,那就是<尽心上>篇所说的:”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在物、民、亲人三者之间,其爱的情感强度呈一种递增的趋势,对于物,只是一般的珍惜,对于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普通百姓,只是以人的态度对他们,并给予必要的同类的关爱,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则是以亲切的爱的情感对待他们.由孟子所构设的这一爱的秩序,以及由<礼记>和孟子所反复强调的”爱有差等”的原则,是儒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特有的爱的秩序观,并在先秦与墨家、道家的争论中得以凸显出来.历史上的儒家在具体的论述上有很多变化,而能够保持儒家思想流派的身份的统一性,正在于他们认同”爱有差等”的原则与秩序.因此,探讨儒家”爱的秩序观”,并由此来进一步考察儒家思想对现代人道德情感提供有启示意义的秩序感,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儒学的一个可能面向.
儒家思想、仁爱、秩序观、孟子、爱有差等、情感强度、仁民而爱物、血缘关系、思想内化、思想流派、社会发展、普通百姓、孔子、道德情感、秩序感、现代人、统一性、如礼何、如乐何、制度
B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08-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4-57